当前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约20%,年产销量1500 万台,对应市场规模仅为50 亿元,远低于智能电表和智能燃气表,而且智能水表产品技术、管理水平、发展态势等明显滞后。随着政策的落实以及应用NB-IoT 通讯技术的物联网水表量产,我们预测智能水表将以28%的增速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五年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将超过400 亿元,2020 年规模将超过170 亿,成长性很高。
一、我国智能水表当前基础落后
1、受安装环境、测量介质等诸多因素影响,水表像智能电表一样实现精准计量难度较大。智能水表长期运行在潮湿、生锈环境中,电控模块极易发生故障。南、北水质,地表水、地下水等检测指标,水表口径、安装方式和安装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无法建立统一的技术路线和标准,智能水表在物理层还是在协议层都呈现高度的不统一,严重影响智能水表的覆盖率。
智能水表的技术壁垒很高,在无线通信方面,相比于电表有入网证,每个电表的通信都会受到监测的完善体制,水表的入网无人负责,集中器也无处监测;此外,水表自身技术射频性能不稳定,外部环境的通信频段资源紧缺,没有统一通讯的互联网络,各个企业的水表只能自己和自身的系统相通,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无线抄表系统,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四表集抄的进行。即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实现水表的智能化,仍会由于我国自来水水质的问题导致电控模块极在潮湿、生锈环境中的运行而极易发生故障。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智能水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高性能超声水表、远传水表、物联网水表等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指导产业有序发展和技术进步,快速跟上先进智能仪表产业发展的步伐。
2、智能水表的下游以自来水公司为主,我国自来水公司众多,呈现高度分散管理的状态。目前我国存在管理相对独立的自来水公司超过4000 家,虽然拥有采购自主权,但大部分自来水厂资金并不充裕,大部分预算用于供水网络的维修,很难有足够的资金采购并布设智能水表系统,这也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水表公司研发智能产品的热情。目前全国水表生产企业多达600 多家,规模大多有限,无论从预算里拨款还是融资用于新技术都很困难。即使国家积极引导推行阶梯水价带动了智能水表行业的发展,由于智能水表的高技术壁垒,大量水表企业浅尝辄止。
3、高度分散的管理体系对水表行业的影响就是地区采购壁垒高,水表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低,不过随着社会对于智能水表的需求提升以及政策的支持,水表将快速向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小企业由于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将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而大型水表企业有望凸显其规模优势,逐渐提升行业内的地位和市场份额,获得更多自来水公司的青睐。
三川智慧、华信万通、宁波水表和东海仪表是水表的领军企业,市场份额约占我国水表的三分之一。智能水表领域三川智慧、华信万通、新天科技、宁波水表占主要地位。三川智慧与华为合作共同研发基于NB-IoT 技术的物联网水表;华信万通是这几年新崛起的智能化水表全套方案提供商;新天科技智能水表及系统年收入超过2 亿元;宁波水表的智能水表及自动抄读系统等产品出口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水表行业市场份额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水表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4、智能水表可实现集中抄读、远程抄读和实时抄读,数据客观、准确,既可实时读取、实时监控表具的运行状况,又可加载水质、水压等监测,方便水务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和加强用水管理,还可以提供智能收费等管理和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解决了机械水表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自来水公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由于漏水、计量精度低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国内水务公司的产销差损失比较大,而如果在主要节点上安装智能水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降低产销差。按照全国年均供水量6000 亿吨,供水均价2 元/吨,经过智能水表改造可降低5%左右的产销差率估算,每年可以释放市场空间600 亿元。智能电网是实现水表智能化的基础,使用智能电网全面解决了智能水表的信号传输与能源供应问题。在信号传输方面,解决用户组网问题与终端水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实现水表端与云平台处理端的有效融合;在水务管理方面,实现远程阀控、水质水压检测,并实现故障检测、异常报警等各类智慧水务管理职能。
目前我国智能水表又主要以低端的IC 卡水表为主,无线远传智能水表仅占整个智能水表市场的不到20%。随着智能水表渗透率逐步提高以及水务需求的提升,无线远传水表所占比重也将逐步提高。
二、NB-IoT 技术将引领智能水表革命性进步
由于水表的放置环境通常在阴暗潮湿的隐蔽环境,而且无法外接电源,当前占据市场主导的M-Bus 总线通信以及无线通讯技术在覆盖能力和功耗方面不能很好的满足水表自动上报数据的需求。而NB-IoT 恰恰适用于低功耗广域网市场,有望实现物联网智能水表及终端的低功耗与低成本、覆盖范围广、不需自组网络、网络接入方便等严格要求。
2015 年底,华为和沃达丰、u-blox 联合宣布,在西班牙完成基于商用网络的预标准NB-IoT 解决方案测试:通过在水表中内嵌支持NB-IoT 技术的u-blox 模组,使水表接入到移动网之中,从而实现远程抄表业务。2016 年5 月,深圳水务与华为、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使用NB-IoT 通信协议开展智慧水务试点工作。
我国水表行业已经将NB-IoT 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列入我国水表行业“十三五”期间重要推广的应用技术,并计划在水表行业内组建“无线通信技术工作组”,制订相关标准和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大面积推广前的试点工作,推进NB-IoT 技术在智慧供水业务中的应用。
NB-IoT 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智能水表的成本。目前普通机械水表单价约50 元,智能水表250-300 元,物联网水表需要在智能表基础上加上30 元模块费用,8 年通信费用48 元(每年6 元),价格约300-350 元左右,低于目前先进的无线远传表通讯模块。由于NB-IoT 不以流量消费为主,在智能水表应用中数据上报周期长,消耗流量很少,因此流量费用也有所降低。预计使用通讯技术的新一代物联网水表单价可心降到200-250 元,电池寿命10-15 年,电池寿命2 年更具优势。
三、智慧水务对智能水表提出新要求
自来水行业生产管理技术、理念和运营方式上普遍较为陈旧,缺乏详实的数据支撑,,导致了不合理的生产调度、过高的资源消耗与浪费,同时也给自来水的安全生产和调配埋下了隐患。当前我国每个城镇基本上都拥有给水排水系统,但绝大多数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且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如果再继续延用传统的水务管理模式,不但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还将加大政府与公司的负担。
智慧水务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水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动态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实现智慧化决策、水务管理与服务协同化运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群体的用水习惯,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给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决策、主动服务等特点。
智慧水务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和智能事物处理的能力。当前我国水务在线监测多以状态监控为主,数据再分析和信息挖掘领域空间巨大。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智慧水务对用水数据的采集分析、监测控制以及相关管理的需求将推动智能水表的不断发展,硬件、软件和配套服务将不断完善。
在政策推动下,PPP 模式(公共私营合作制)逐渐成为水务企业的一条重要融资渠道。PPP 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外包等方式进行社会资本和政府的风险分担、达到多方共赢,使得水务企业和国家政府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合作,这一早已在英美起步的合作模式,在中国还在探索阶段。截至2016 年5 月底,全国共发布PPP 项目8644 个,总投资需求约为10.4 万亿元。在目前已有的206 个PPP 示范项目行业分布中,水务项目占到24%。PPP 模式的推广,将带来水务行业全面升级,智慧水务尽快落地。
阶梯水价促进智能水表逐渐普及。国务院2015 年上半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 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同时,2020 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为了贯彻阶梯水价政策,对阶梯水价的科学机制做到准确计量,智能水表的支持必不可少。
四、智能水表市场前景广阔,增长迅速
2015 年我国水表产量7000 万台,其中智能水表1500 万台,出口水表约1000 万台,国内销售的6000 万台最主要应用于新建楼盘与住宅改造。虽然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趋近平稳,但棚户区改造同样是巨大的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智慧城市的演进,智能水表行业将稳步发展。
2016 年之前智能水表产量一直以近20%的速度增长,预计新一代的物联网以及NB-IoT智能水表将于2-3 年内实现批量生产,这将大大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水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智能水表(含智能应用系统)销售收入占全部水表销售比例要达到40%,伴随着政策向好,智能水表的市场规模也将稳步提升,预计增速将达到28%,到2020 年智能水表的渗透率将接近45%,年出货量4500 万台。根据渗透率提升的预测以及销售收入的预计增幅比例,假定未来40%-50%的新增水表需求为智能水表,按我国当前约4.5 亿家庭用户以及智能水表价格270 元/台计算,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智能水表超过1.5 亿台,对应规模将达到超过400 亿元,相较于当前每年50 亿元的市场规模将实现显著的提升。
2012-2018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量及渗透率